菲尔德博物馆是我在芝加哥出差期间最最想去的一个地方,正好乘着有业余时间,匆匆忙忙走了一圈,而这次参观却是让我有了相当多的感悟! 这个博物馆全称是菲尔德自然博物馆,位于风景优美的密歇根湖畔,一座宏大气派的近代建筑中,收藏展出了一千多万件藏品。我和同事尽管已经事先做了准备,还是被展品震撼的频频倒吸凉气,还是被无以计数的展品一次次撩拨着,催动着走的疲惫的双脚。为了赶时间,从9点开馆逛到了下午2点,没有任何停顿,即使这样,也只是粗粗浏览,还放弃了植物展区,成吉思汗、史前生命等三个特展中,也仅仅选择了以前从没听闻过的原始哺乳动物。 我们是从地下的埃及馆开始游览的。埃及馆中,利用场景模型向我们展示了5千年前尼罗河两岸的生活环境、金字塔的建造、木乃伊的制作、神庙与祭祀等。陈列展示中,有精致的绘有纹饰的陶器、早期的施釉彩陶、玉器、象形文字、雕塑、首饰、壁画,当然最重量级的当属那些分门别类的木乃伊,有的以棺椁展示、有的半露头部、有的全部打开,还有的展示给我们看的是棺椁内木乃伊的X光照片。同属四大文明的华夏文明,却因5000年前的神话时代(黄帝、夏朝等),因气候、战乱等,没有可供考证的凭据发掘到,而一直不被海外的历史学家承认,我们自己的断代史,也迟迟无法真正完成。这不得不承认是一个悲剧。 由下而上进入了大厅,我们的目光立即被厅内的两组大型展品所吸引(吸引的是目光,而不是网络中所一直用的“眼球”,我觉得这种污染语言环境的词语,应该立法纠正)——象以及暴龙化石。这暴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霸王龙,而这座化石骨架却是全球唯一最完整的!我和同事都觉得这个展厅特别眼熟,后来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本电影的名字《博物馆惊魂夜》,我们觉得这大象、恐龙和大厅的场景实在是太像了(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这部影片真正拍摄的地方)。这只暴龙实在是整个展厅绝对的明星,以至于参观者会忽略掉头顶的翼龙和附近的印第安图腾柱。 我和同事站在大厅拿着博物馆的地图在犯愁,这地方也太大了吧,叫我们从哪里开始看呢?他主张先看恐龙,我则反对,尽管我们都喜欢恐龙,但我希望先看史前哺乳动物特展。我知道我的这个领导会答应的,果然,他看看我说:“还呆着啊?走啊!”这个馆的参观,令我们大呼过瘾,在我们两个人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也好,看的书和资料也好,根本鲜有此类介绍。这个馆中,我们见到了巨型的哺乳动物,见到了能够依托树木直立的大型哺乳动物,见到了鼻子短短牙齿长在下颚的原始的象……只是可惜,因为这是特展(展品是可能是借来的)因此不能照相。我出来后就对同事笑着说,这些怪胎东西真是颠覆了我的想象,我们的地球上,原来竟然存在过这样的生物。同事若有所思,难道这是外星文明带给我们的…… 出口挨着进口,紧接着就是非洲文化展区,这个展区以当地的居住形式布展,分生活生产、文化民俗等子展区;慢慢拓展到非洲的环境、出产、动物、植物等。去过非洲多个国家的同事说,非洲的生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,特别是西非,和这里展示的简直一模一样。而每个小展柜旁侧的屏幕上还播放着当地采编的视频,更能丰富及补充展品静态陈列的不足。比如,一个小小的祭祀道具,就能通过视频看明白到底是怎么用的、谁用的、干什么用的……当然还提倡了一下动物和生态的保护。让我们中国人比较尴尬的是,在滥杀犀牛的展示柜中,举了很多例子,比如犀牛的脚可以做工艺品、犀牛的角可以做犀角杯,在当代,展品直接指责我们同仁堂出品的中药——牛黄清心丸,指出中药配方就是犀角。 |